【專欄】眾樂樂不如獨樂樂

從香港搬到台北工作的那些年,我最愛琢磨的事情就是如何一人(尤其作為女生)坦然地在酒吧喝酒(并非為了豔遇)?

在這個普遍以孤獨為恥的年代,我醉心於練習一個人的生活,與孤獨達成和解。不是刻意與世界作對,只是際遇給了我充裕的獨處時光。因此從香港搬到台北工作的那些年,我最愛琢磨的事情就是如何一人(尤其作為女生)坦然地在酒吧喝酒(并非為了豔遇)?

第一夜

起心動念的那個傍晚,散步來到東區的串場居酒屋,在外面徘徊一陣後推門而入:「一位,謝謝!」

FullSizeRender_1.jpg

店員臉上閃過微妙的神緒,引我到洗手間通道旁邊的面壁小桌。我仍有幾分怯懦,覺得室內人多尷尬,於是指向戶外的吧檯座位。

FullSizeRender.jpg

縮在戶外吧檯一角,我心裡踏實了,點了梅酒加烤串,豎起耳朵聽旁邊三位客人的對話。

「最近經歷一件滿有主的恩典的事……」(此處省略20分鐘)
「哈利路亞讚美主。」
「是的,我們真的很感恩。」

聽到此處,不經意與吧檯內的店員小哥對視一眼,不知為何,我們都笑了。他轉身遞來一杯天空の月梅酒,「來,這是我招待的。」

先前的尷尬和緊張,一下消散了。

第二夜

推開咖啡店的門,再推開一堵牆,Ounce出現在眼前,一間模仿美國禁酒令時期speakeasy的隱藏式酒吧。

IMG_9360.JPG

傍晚時分,客人不多,我獨佔吧檯一角。法國侍酒師很熱心,隔三岔五來搭話一下,生怕我無聊。可是,當時仍在第一杯cocktail的狀態,頭腦清醒,心懷尷尬,埋頭滑手機,避免眼神接觸,一副明明我自己好得很,誰也別來過度關心的模樣。

直至第二杯,心防卸開,和法國侍酒師聊起台北的酒吧。聽侍酒師談論其他酒吧,是我獨自在酒吧時最愛的事情——逐漸地,你會聽懂他們的秘密語言,發現他們心中共同的聖地,由此按圖索驥。

即將告別前,法國侍酒師遞給我這張字條,關於他在台北最愛的酒吧們。

IMG_3401.JPG

第三夜

那日,在中正紀念堂附近閒逛,闖入一家平易近人的小酒吧喝完兩杯,時間仍早,我靈機一動,喜上心頭:何不趁微醉而不羞澀的狀態,去Alchemy朝聖?

IMG_8742.JPG

我乘著酒意一路小跑往Alchemy,為自己的小聰明得意不已,還不忘在捷運站化妝室補了一抹口紅。

從地面的一家酒吧推門而入,通過狹長幽暗的樓梯,才抵達Alchemy。店裡已然坐滿了客人,於是他們把我引到全場正中央一張獨立的高腳圓桌。

IMG_8754.JPG

上一秒還在想,旁邊那些成群結伴來喝酒的人會怎麼看待我呢?下一秒,現場爵士樂團演奏開始了,我和近在眼前的樂隊靠得那麼近,彷彿站在演唱會的搖滾區,渾然忘我。兩旁的歡聲笑語和目光,都不再困擾我了。

IMG_8758.JPG

****

回想台灣那些年,一個人四處獵奇的瘋狂事做了不少,試圖以一己之力,破除「一個人就無法好好活著」的迷思。我還有著一套小小的理論:人生有太多需要獨處的可能性,一個能夠快樂獨行的人,總會比一個無法獨處、無法自行尋找快樂的人,多出一些快樂的可能吧?

歸根究底,只要不在乎,你就自由了。


訂閱一飲樂酒誌電子報


推薦閱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