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來來來~尻shot尻起來~!」
在酒吧,只見調酒師拿出一盤五顏六色的小杯放到桌上,大家紛紛拿起來碰杯後一飲而盡。看著手上的玻璃小杯,你是否曾經(有一點茫的)想過:「為什麼這個杯子叫shot杯?我剛剛又喝下了多少酒啊……(倒)」
文章目錄
為什麼叫Shot?
為什麼這種一口乾的小杯要叫shot杯呢?這可能也是很多人的問題。
事實上這個用法似乎早在17世紀就有了,但真的主要被用來和「一小杯烈酒」連結,是要到1920年代後的美國,而「shot杯(shot glass)」這個名詞可能是1940年代後開始的用法。
至於它怎麼跟shot這個字搭上關係的,目前有兩個說法:
- 過往在美國西部時代,牛仔們用子彈當貨幣來兌換威士忌。
- 由一個美國玻璃工廠負責人Otto Schott命名
延伸的尻shot喝法
說到shot,大部分人的經驗應該都是「純尻烈酒」為主,像是尻伏特加或是龍舌蘭什麼的。不過在最近幾年的酒吧,各式各樣的創意shot喝法也是越來越多了。很多店家都開始推出像是B52這樣用shot杯呈現的調酒,或著是用簡單的infuse等創作出特別的風味。
台灣知名調酒師前輩王靈安老師,也出了一本「一口乾!TRIO ’ S 101 SHOTS」介紹TRIO店中各種有趣的Shot技法,蠻值得一看的喔!
世界各國shot容量表
說了這麼多,一個shot究竟是多大?有幾ml呢?
大部分台灣朋友第一個想到的就是「1 oz (約等於 30ml)」,這算是台灣比較常見的size。(當然各家酒吧都還是有大大小小的不同尺寸)不過實際上shot杯的容量在不同國家差異很大,從20ml~100ml都有可能。例如當你在google搜尋1shot的時候,除了出現我們一飲樂酒誌,還有可能會看到:
這個是因為google是美國人啊,他們的1 shot差不多是1.5 oz左右。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看看各國的shot杯都多大吧:
印度 | 30 ml |
澳洲 | 30 ml |
加拿大 | 44/43 ml |
法國 | 25/35 ml |
德國 | 20 ml |
義大利 | 40/60 ml |
日本 | 60 ml |
韓國 | 50 ml |
俄羅斯 | 50 ml |
英國 | 25/35 ml |
美國 | 30~44 ml |
羅馬尼亞 | 100 ml |
保加利亞 | 100 ml |
印度和澳洲容量和台灣近似,另外像加拿大是英制盎司和美制盎司並存;美國則是 1~1.5 盎司,所以容量會有些許差異。
另外像俄羅斯、韓國、日本等,shot 都有夠大的,但和羅馬尼亞、保加利亞比起來…真的有人尻得了 100 ml 的 shot 嗎?
不過再恐怖,尻shot應該還是沒有拉酒嘴來的恐怖…嗯?你說你不知道什麼是拉酒嘴?早說嘛~調酒師,這邊這位朋友沒有拉過酒嘴啊!
趕快知道一下才不會被拉酒嘴:[調酒知識] 調酒好工具「酒嘴」攻略…為什麼大家嚇的驚慌失措?
看了這篇的人也看了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