歐洲不少歷史悠久的酒款,都和宗教有所連結,像是修道院啤酒、夏翠絲等。除此之外,「Benedictine 班尼狄克丁 」也是跟宗教很有關聯的一款酒。而這款藥草酒也是許多經典調酒中不可或缺的材料之一。這次,就讓我們來深入認識Benedictine 班尼狄克丁,以及它可以製作那些美味的調酒吧!
文章目錄
Benedictine班尼狄克丁是什麼?
Bénédictine是一款產於法國的草本利口酒,其中包含了27種草本香料製成的藥草酒,包括當歸根、肉豆蔻、百里香和番紅花等,不過還有些素材與比例是機密,僅有三個人知道確切的成分和製作方法。
製程部分則會使用傳統銅壺蒸餾,並在橡木桶中陳釀8個月,接著再與蜂蜜和藏紅花混合加熱再靜置4個月,最後過濾裝瓶,相當繁瑣。
至於Bénédictine喝起來是什麼味道呢?Bénédictine 的風味融合了複雜溫煦的草本香料香氣,卻又不會像在喝中藥,反而有蜂蜜和些微柑橘花香的甜感,是一支非常好入口的草本酒。
另外Benedictine的瓶身上都會寫著大大的「D.O.M.」,這是“Deo Optimo Maximo”的縮寫,意思是「獻給至善至大的神」,這也突顯這款酒和天主教的關係。其實它的名字Benedictine就是來自天主教本篤會,兩者是一樣的拼法,似乎暗示著這款酒就是來自於本篤會。
但真的是這樣嗎?
Benedictine班尼狄克丁的歷史
根據品牌方的資料,Benedictine是由本篤會修士Dom Bernardo Vincelli於1510年在費康修道院創造,原本作為一種藥酒飲用。這款酒引起相當大的轟動,甚至連當時的法國國王也親自來品嘗,並獲得皇室的認可,持續製造Benedictine 。
好景不常,在法國大革命期間,修道院被毀、僧侶們紛紛逃命,本篤會僧侶為了不讓Benedictine從此消失,便將經文、配方交由一位友人保護。而這位朋友的孫子,也就是現在Bénédictine的創辦人Alexandre Le Grand。
Alexandre Le Grand在發現了祖輩流傳的秘方後,開始重新生產Benedictine,不過一開始風味並不怎麼樣,於是重新調整了一下,才變成了今天受人歡迎的Benedictine。
不過這段故事被認為有灌水的嫌疑,經過一些專家考證後,認為這個故事只是為了宣傳捏造出來的機率更高點,實際情況是Alexandre在一位化學家的幫助下創造出了這款利口酒,並將它和本篤會連上關係。
為了加強Benedictine和本篤會的關聯,Alexandre家族甚至花費重金建造了一座半哥德式、半文藝復興式的「本篤會宮 」建築。在本篤會宮 不僅可以欣賞Alexandre Le Grand的收藏,也可以參觀Bénédictine的製作過程,甚至入住裡面的房間,直到現今仍是相當受歡迎的觀光景點。
雖然Bénédictine與本篤會的歷史可能存在誇大成分,不過他們確實有從本篤會獲得使用修道院名字和徽章的權利,因此這款酒的確也還算是和天主教有著關聯。
Benedictine的經典調酒
先不論Benedictine倒底和修道院有沒有關係,至少它是許多經典調酒中的必要成分,有哪些經典是有使用到Benedictine的呢?
B&B
- 白蘭地 50ml
- Bénédictine 20ml
B&B的作法很多,有加熱的也有室溫調酒,但最常見的喝法還是攪拌法至冷卻後飲用,大多數還會再噴附橙皮皮油,而B&B的傳統比例是以白蘭地與Bénédictine 各半混和,但近代有愈喝愈不甜的趨勢,所以可以減少Bénédictine的比例。
老廣場 Vieux Carré
- 裸麥威士忌 22.5 ml
- 白蘭地 22.5 ml
- 紅色苦艾酒 22.5 ml
- 班尼迪克汀 1 匙
- 安格仕苦精 1 dash
- 裴喬(Peychaud’s)苦精 1 dash
以攪拌法調製,倒入裝有冰塊的古典杯中。這杯也是酒感偏重的調酒,傳統上使用同份量的裸麥威士忌、白蘭地和苦艾酒,最後還有加上一點的班尼迪克汀,讓老廣場成為一杯有豐富層次的調酒,帶有木質、藥草調性還有一點花果香。
新加坡司令 Singapore Sling
- 琴酒 30 ml
- 希靈櫻桃酒 15 ml
- 君度橙酒 7.5 ml
- 班尼迪克汀 D.O.M. 7.5 ml
- 檸檬汁 15 ml
- 鳳梨汁 120 ml
- 紅石榴糖漿 10 ml
- 安格式苦精 1 dash
- 蘇打水
由新加坡華裔調酒師嚴崇文,1899 至 1915 年間在萊佛士酒店的 Long Bar 工作時所發明,雖然是類似Tiki的熱帶風格,但它使用了琴酒、DOM、苦精等藥草系的材料,讓它味道比起其他類似調酒更有深度。
弗里斯科酸酒 Frisco Sour
- 裸麥或波本威士忌 50 ml
- 班尼迪克汀 15 ml
- 檸檬汁 15 ml
- 安格式苦精 可加可不加
Frisco最早出現在 William Boothby 於 1934 年出版的《World Drinks and How to Mix Them 》一書中,在當時是沒有檸檬的版本,但之後Frisco有酸度的版本更受歡迎,於是Frisco Sour逐漸流傳開來,反而比較少人在喝原本的Frisco了,班尼迪克汀在其中扮演了一個細微而美味的角色,它將裸麥或波本的味道與班尼迪克汀的甜美草本結合,喜歡威士忌、草本、奶油的酒鬼可不能錯過囉。
巴比伯恩斯 Bobby Burns
- 蘇格蘭威士忌 50ml
- 甜香艾酒 15ml
- 班尼迪克汀 8ml
來源可以追溯到1902 年的調酒書《Bishop & Babcock Company’s Fancy Drinks》,在書中被稱為Baby Burns,後來,在 1917 年的《Recipes for Mixed Drinks》和 1930 年 Harry Craddock 的著作《Savoy Cocktail Book》中,則被稱為 Bobby Burns。蘇格蘭威士忌的木桶與細緻麥芽味,又有甜香艾酒的草本香氣和Benedictine的甜美香草風味。這款雞尾酒在口感上豐富且層次分明,適合喜歡複雜風味的雞尾酒愛好者。
菊花 Chrysanthemum
- 不甜香艾酒 60ml
- 班尼迪克汀 12ml
- 艾碧斯 7ml
於 1916 年首次出現在 Hugo Ensslin 的《Recipes for Mixed Drinks》中,使用等分的不甜香艾酒與班尼迪克汀 ,隨後 Harry Craddock 在 《The Savoy Cocktail Book》的比例改為兩份的不甜香艾酒 與一份的班尼迪克汀,能看出愈接近近代,Chrysanthemum有愈來愈不甜的趨勢,而小編比較喜歡的版本是5:1。有趣的是,在使用某些不甜香艾酒與艾碧斯的搭配中,還真的會有淡淡的菊花味。
看了這篇的人也看了:
[調酒知識] 夏翠絲 Chartreuse – 不傳外的藥草酒之王(與調酒介紹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