你最近外出喝酒的頻率有變少嗎?最近國外研究數據顯示,去年全球即飲通路的酒精銷量,整體下降了7.6%。至於原因,是人們開始減少酒精攝取量。
文章目錄
即飲通路烈酒銷量全面下滑
國外食品與飲料市場顧問公司CGA,在一場研討會中發佈了這項調查結果。整體來說,烈酒銷量下降了7.6%,而啤酒、麥芽基底風味飲和Cider的銷量則下降了4%。
按類別來分的話,基本上所有烈酒的銷量和銷售額都呈現下滑,其中又以白蘭地和干邑的幅度最巨:
- 白蘭地和干邑:銷量-11.2%、銷售額-5.9%
- 蘭姆酒:銷量-10%、銷售額-5.3%
- 琴酒:銷量-9.2%、銷售額:-4.9%
- 威士忌:銷量-8.4%、銷售額:-3.8%
- 伏特加:銷量-7.7%、銷售額-3.7%
- 龍舌蘭:銷量-4.9%、銷售額-1.9%。
- 其他烈酒(含利口酒):銷量-6.3%、銷售額-1.7%
CGA表示,雖然調查的是全球範圍,但像蘭姆酒、白蘭地和干邑的下降很大部分是由美國市場的衰退;而琴酒則是在英國和美國皆有急劇的下降。
即飲的酒精銷量全面減少,是否是因為酒吧、餐廳等通路的表現變差導致的?
人們不再愛外出喝酒?或是開始不愛喝酒?
神奇的是,CGA發現酒吧等地方的顧客「穩定且強勁,並有望增加」,但人們的飲酒習慣卻有明顯的變化。許多消費者表示正在減少飲酒,就算是核心飲酒者或年輕消費者,也表示會控制酒精攝取量。
根據CGA的調查,人們減少飲酒的原因68%是出於生活方式或健康原因、61%是因為節制,也有50%表示是出於財務或生活成本的考量。除了健康因素外,前陣子嚴重的通膨也嚴重影響的了酒類的銷售,此外就算通膨解緩,烈酒銷量可能也難完全恢復。
CGA發現,人們不僅喝得更少,也開始喝得更早,飲酒逐漸和用餐場合結合,也因此葡萄酒和啤酒有更多機會,也符合人們越來越喜歡喝低酒精的趨勢。
除此之外,疫情也對現場消費帶來的巨大的影響。因為疫情人們越來越習慣線上購買或居家飲酒,同時即飲通路勢必會有不少的營運成本要加在商品之上,有些消費者也對「現場消費時,是否獲得了良好體驗和物有所值」產生了懷疑。
即飲通路市場還有機會嗎?
這代表即飲通路的市場會越來越小嗎?
這也不然。前面有提到像酒吧、酒館的顧客仍是相當穩定的,所以如果能提供消費者更好的體驗,或是結合餐飲的話,仍有機會有不錯的成長。
除此之外,雖然不少消費者轉向線上通路或購買回家,但對於一些高單價或奢侈品項,他們仍會先去實體通路嘗試。因此對於品牌來說,即飲通路仍是一個重要的前哨站,而對通路方來說,若能轉變同時提供品牌與消費者更多附加價值,也不乏會是不錯的機會。
這幾年酒類市場的趨勢一直是無/低酒精,看來人們攝取的酒精量只會越來越少,但這也不代表將會進入酒吧寒冬。如果酒吧可以提供更多服務與體驗,而不只是單純當賣酒的,市場上也還是有許多機會。
像是提供更多無酒精選項、提供更多正餐選項往餐期靠攏,都是現在許多酒吧在進行的事。此外提供酒水以外的體驗,像是現今立飲式酒吧相當流行,生意也都非常不錯。或是成為消費者接觸品牌的第一線,提供品飲Flight或是在家可複製的品飲方式,或許也可以從品牌方獲取一些資源。
資料來源:The Spirits Business
看了這篇的人也看了: